门德尔松《纺织歌》
格里格《哀歌》
谢谢!小女今年11岁,学琴近五年。请多提宝贵意见!
我在论坛中看到azure_sea介绍您时称您为“memeji大师”,您在后面的回帖中对此称谓也不置可否,想必当之无愧了!——不过我想请教大师:既然“乐感”这个词不可以轻易说,那么“大师”这个词是否可以轻易说呢?
我在论坛中看到azure_sea介绍您时称您为“memeji大师”,您在后面的回帖中对此称谓也不置可否,想必当之无愧了!——不过我想请教大师:既然“乐感”这个词不可以轻易说,那么“大师”这个词是否可以轻易说呢?
哈哈~我想您是误会了~
首先说明一下~azure_sea是我女朋友~她怎么叫我当然都是可以的了~我都会喜欢的~赫赫~
至于“乐感”这个词不可轻易说~并不是说这个小朋友没有或者缺乏乐感~
而是对于音乐演奏艺术来说~“乐感”这个词本身就很不科学~演奏是门艺术~更是门学问~如果把一切都归结为所谓“乐感”~那音乐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真正好的演奏~是演奏家对作品和演奏进行深刻细致的思考和研究~然后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落实到键盘上的过程~
因此~演奏最重要的是“思考”~如果一味强调什么“乐感”~那一听就是极不严谨和极其外行的说法~
本来音乐就是感性的东西,好的演奏首先是带给人丰富美好的感觉。不仅音乐,任何艺术都要强调一个感觉,一个灵气。听说演员要有镜头感,相比较乐感,所谓“镜头感”更缺少简单的理论根据了吧?
如果谈到了思考,那么可以说,对于音乐来讲任何的思考都是建立在乐感上面的。没有乐感,谈何思考,恐怕根本连基本的方向都找不到。
本来音乐就是感性的东西,好的演奏首先是带给人丰富美好的感觉。不仅音乐,任何艺术都要强调一个感觉,一个灵气。听说演员要有镜头感,相比较乐感,所谓“镜头感”更缺少简单的理论根据了吧?
如果谈到了思考,那么可以说,对于音乐来讲任何的思考都是建立在乐感上面的。没有乐感,谈何思考,恐怕根本连基本的方向都找不到
~如果一味强调什么“乐感”~那一听就是极不严谨和极其外行的说法~
几位专家对孩子的评价:
法籍华人钢琴家周勤龄女士:这孩子乐感很好!
资深教授赵屏国先生:她有感觉!如果以后练琴特别注意改进手指的话,将来会弹得很好的!
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感觉很好!
中央附中常桦副教授:乐感不错!
中央音乐学院由熹副教授:她是个很乐感的孩子!
……
那么依memeji大师之言,这些专家和您相比都是大外行了?
我在论坛中看到azure_sea介绍您时称您为“memeji大师”,您在后面的回帖中对此称谓也不置可否,想必当之无愧了!——不过我想请教大师:既然“乐感”这个词不可以轻易说,那么“大师”这个词是否可以轻易说呢?
回这位MM:感谢您如此仔细地阅读帖子~我称呼memeji为大师,只是从我的立场出发的~您怎么认为,那就是您的自由喽~如果说,我和他之间的事让您感到不愉快,那在下只能说声抱歉啦~
至于memeji的音乐素养如何,人品如何,我想这些都是大家能感觉得到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熟悉的朋友们也不用多说什么~论坛嘛,本来就是各抒己见的场所~哪有一统天下的呢~
memeji是不是一般所谓上的“大师”,这对我,对我们,都不重要~称呼只是别人给与的一个符号而已~不管他是不是“大师”我都会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