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纽约时报》对巴西国际钢琴大赛的“揭黑”报道时,我震惊了。六个月前,我就报道了这个即将举行的大赛。当时,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大赛行政总监兴奋地表示,这次要办成南美最具影响力的比赛,同时比赛会报销中国选手往返机票。可现在,“只选三个中国人”,“预选录音被做手脚”,美国和德国媒体都在为中国选手鸣不平。
随后,我一路追“黑”。先是报道了评委相继揭黑的内幕;后是采访到被迫出局的选手沈文裕及其钢琴界好友。沈文裕当时的一席话让我很意外:“我见怪不怪了,有时候就是评委和赞助商在比赛。”
早对腐败有所耳闻,但实难想到国际大赛会出现如此惊人的情况。中国籍评委孔祥东飞回上海后,主动找我,说是看到了之前早报在国内的独家报道,并告诉我比赛的具体情况。
随后,从参赛选手刘馨那里,我又了解到更多其他大赛的黑幕。但与此同时,刘馨也对巴西大赛组委会的“完美”招待表示赞赏,并从最终比赛结果分析,大赛还是相对公平的——相对于其他比赛。
不管怎么样,巴西维拉·洛勃斯国际钢琴大赛“红”了。揭黑的莱赫特曼自嘲为大赛做了免费广告,孔祥东也笑谈大赛因被各大欧洲媒体爆料而迅速成为了热点。在巴西大赛“红火”的背后,应该看到“中国红”被世人所公认。我清楚地记得,沈文裕听到我转述《纽约时报》对他的评价时兴奋的语气:“《纽约时报》也知道我呀?”也难忘一个个被采访人肯定的语言“中国选手的地位越来越高”,“不少大赛以中国选手参加为荣”,“20年后,中国演奏家将占统治地位”。
东方早报文体中心文化部记者安婧
比赛黑太正常了,,,,,,,哪有不黑的比赛????再大的国际钢琴比赛也很不干净~
不过社会如此,要在这样混沌的社会谋得一席之地~实乃乱世枭雄
自古乱世才能出英雄~~~
纵观古今 从曹操到我们毛主席~~~~~
不说什么了~~~
至少我们应该减少这种现象的影响力
虽然不会完全是光明
但是太过分了...
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因为“黑”而埋没的。
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因为“黑”而埋没的。
不敢苟同,真正的强者,有很多都已经被埋没了!
不敢苟同,真正的强者,有很多都已经被埋没了!
如果因为受到不公的待遇而“放弃”继续努力,那还不是真正的强者。
如果因为受到不公的待遇而“放弃”继续努力,那还不是真正的强者。
没说会“放弃”,只是被埋没~
没说会“放弃”,只是被埋没~
坚持梦想不要放弃,总有出头之日。机遇是要自己把握的。埋没是暂时的,不可能永远都得到的是不公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