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钢琴学术交流网站
共2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郎朗在卡耐基音乐厅

1楼
伊如 发表于:2005-6-30 0:34:27

舒曼:阿贝格主题变奏曲 海顿:C大调钢琴奏鸣曲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 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 肖邦:降D大调夜曲 李斯特:唐璜旧事 舒曼:梦幻曲 黄海怀:赛马(钢琴改编:郎朗、郎国任,二胡演奏:郎国任) 李斯特:爱之梦 郎郎,钢琴 2003年11月7日 卡内基音乐厅实况 DG DVD 073 098-9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楼
伊如 发表于:2005-6-30 0:36:02
(文摘)我租来了郎朗卡耐基音乐厅的DVD,今天晚上观看,下面是我的评论。 当他(郎朗)演奏第一首曲子的时候,我被他非凡的力度控制所震惊。他的演奏好象机器一般精确,真的给人深刻的印象,我开始想也许他那里毕竟有点真东西。 过了一会,我感觉到缺少点什么。我不能用确切地说出,他的演奏是令人惊异的。有一件点我可以确信:我已经厌倦了他的Buck Owens式的脸。他是个平庸的人物,一个很快走向衰老的死用功的家伙。 我决定将他与几位真正的大师进行比较。我听了他演奏的梦幻曲,然后找出霍洛维兹1968年的录音。老霍的演奏明显要好。就像我听到的,首先,霍洛维兹演奏得很有激情,在听他演奏的时候情绪不受到感染是不可能的。第二,他带来来不只一个声音,他的左手像另一个钢琴家单独在演奏,这是一个独立的伴奏者,拥有浓烈的韵味。 郎朗只带来一个声音——右手的旋律。而且他的演奏根本没有感情,即使他的脸上做出Keith Jarrett式的痛苦表情。他的左手是没有用的,就像一把毛刷掠过琴键,没有弄出多少声音。 然后我听了肖邦的夜曲(降D大调),将它与鲁宾斯坦的录音做比较。这里郎朗表现得更糟糕,他根本不懂得旋律。鲁宾斯坦发挥出作品中所有摄人心魄的手段,把它们演奏得很精巧,扣人心弦。在郎朗那里,根本没有找到这些手段的存在。 郎朗没有深度,没有感情,没有左手。他可能是在演奏的时候坐在那里。也许他用来操动左手的能量来到了他的脑子里,所以他在演奏的时候作出猴脸一样的表情。 这个孩子想显示他沉醉于情感中的表象,但是这是在作秀。他并没有情感。如果他有,应该从音乐中来,但是我们没有听到。 现在的钢琴家中,有很多人的演奏比郎朗听起来更令人愉快。音乐不只是正确地演奏出所有的音符,它应该拥有很好的鉴赏力,知道怎样听起来才对头。 我不能相信音乐行业的巨头们会倾心于这个人。如果他就是“古典音乐的未来”,我们注定要损失惨重。我不在乎他演变得有多快,有多么清晰。这个家伙毫无价值。 (TheloniousPunk 2005年2月2日发表于 THE PIANO WORLD FORUMS )
3楼
cxli 发表于:2005-6-30 10:02:20
我觉得LANG LANG的CHOPIN OP27-2非常有色彩, 但可能是为了"效果", 有一些过
4楼
cxli 发表于:2005-6-30 10:03:52
委身摸总是有很多人打击LL呢?
5楼
BMweb 发表于:2005-6-30 11:44:30

哈哈哈哈哈。。。piano forum... 论坛里的人写的也值当翻译出来?

“他是个平庸的人物,一个很快走向衰老的死用功的家伙。”

“郎朗没有深度,没有感情,没有左手。他可能是在演奏的时候坐在那里。也许他用来操动左手的能量来到了他的脑子里,所以他在演奏的时候作出猴脸一样的表情。”

“这个家伙毫无价值。”

。。。。。。。。。。。。。。。。。。说出这些话的人水平怎么样也就清楚了。。。

其他的我不说什么,个人喜好不同。不过说他没左手??具体的哪段哪句提出来大家一起听听再说.

不要再拿他的表情来做文章了。我不在乎他的脸做出什么样的表情。我只知道他的手和臂的每个动作都在琴键上带来100%相对的反应。没有做半点无用功。但是看看一些其他的钢琴家--不是看脸或者是肢体本身,而是看力道。有些钢琴家做出的动作是做作的,也许表面优雅,其实没有反映到弹的东西上。郎朗也许表面上的东西多了点,什么指挥的动作,结尾的奥林匹克式敬礼动作之类的,但是在手弹琴键的这个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做作,没有丝毫的多余,尤其是在不那么疯狂的曲子里尤为突出。就看看他弹那首夜曲的DVD,看他的弹法,是有精华所在的,不管怎么被说的一文不值也还是精华。他是有炫耀的个性,弹到激情之处是会从头到尾张扬的忘乎所以,我前面说过的那种巧妙技巧在那时偶尔也会被丢个一干二净来个狠砸,音乐处理上节奏变化也太多了点,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进步,不过总体来说是高水准的。

最后引用一句:

“这个孩子想显示他沉醉于情感中的表象,但是这是在作秀。他并没有情感。如果他有,应该从音乐中来,但是我们没有听到。”

--请问谁是"我们"?

不说了,我对郎朗有信心。郎朗加油!

这些话不是针对伊如的,个人观点,就事论事。

6楼
yangzi1225 发表于:2005-6-30 20:14:10

[转贴] 郎朗“货真价实”

威廉·利特勒 如果3月16日晚上我带上一支秒表到罗伊·托马森音乐厅,我就能知道我是否在那里听到了世界上最快的里姆斯基-哥萨科夫《野蜂飞舞》的表演。 郎朗触键速度快得超乎想象,他的手指狂暴地飞舞着从琴键掠过,就象哈里·波特在施展他的键盘魔法,这个《野蜂飞舞》的表演很轻易地为这个22岁的中国钢琴家赢得了当晚属于他的第三次掌声。 《野蜂飞舞》只是他的第二个安可曲,他的拉赫玛尼诺夫和李斯特已经带来了全场观众由衷的喝彩。 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当晚的重头节目,正在加拿大巡演的中国爱乐乐团为郎朗伴奏。 评论家至今还没有对郎朗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表现出强烈热情,安东尼·托马西尼(Anthony Tommasini《纽约时报》资深评论家)曾写过一篇评论责难郎朗最近的演出 “经常是语无伦次的、自我放纵的粗糙重击”。 在16日的演出中,我没有听到这些现象,却很真切地感觉到他惊人的艺术功力,他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展示出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精髓。 不可否认,在节拍把握方面,钢琴比乐队做的要好。乐队有时听起来不连贯,好象在费力地追赶。乐队对每个变奏都有个性刻画,著名的第18变奏不是感伤效果的挤压,总体的声音效果中规中矩。 碰巧,我第一次听郎朗的音乐会,他演奏的也是拉赫玛尼诺夫。2000年夏天,他还是个10几岁的孩子的时候,他表演了这位俄罗斯作曲家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得到拉维尼亚音乐节听众的齐声喝彩。我感觉在那个时刻,我听到了当代最优秀的钢琴天才。我这种看法现在没有改变。 至于中国爱乐乐团,刚有5年的历史,却显得很成熟,它是中国这个世界最多人口国家音乐水平提升的有力证明。在70年代早期,当多伦多交响乐团访问中国,即使是北京最有名的中央交响乐团,声音听起来也像是一个地方团体。新的爱乐乐团体现出高水平的训练,和国际乐团的水准。 于隆——乐团的音乐总监,曾经在欧洲工作多年,看起来他是一个很好的乐团训练者,擅长塑造大音量的声浪。乐团的声音听起来明亮、紧张,音调坚硬,乐手渴望表演出最强的物理冲击波。(王崇刚编译自加拿大《多伦多星报》3月18日)

7楼
bbh7290481 发表于:2005-7-1 13:30:18
各有所好ma,不要抨击任何演奏家。最近老发现李云迪和朗朗的支持者互相攻击。
8楼
司马相如 发表于:2005-7-6 14:20:46

反正我觉得年轻钢琴家里面,技术和郎朗一样牛的相当多,比郎朗更用脑子的更是多,灵感个性比郎朗突出张扬的也相当之多,当然比郎朗更加没有品位故弄玄虚哗众取宠或者弹起琴来更加乏味无趣的家伙也是一把一把抓的。不过郎朗在比如技术方面、张扬开朗方面、故弄玄虚和哗众取宠的方面的综合实力却还是相当可观,那些在某方面高过郎朗的人不一定能在综合实力上面超过他,而且不一定人人都能获得他这种机会,同时也不一定所有人都有他在这方面(比如每年开多少场音乐会)的“进取心”。所以在竞争中,毫无疑问,郎朗胜!

9楼
绵羊 发表于:2005-7-6 20:29:33
郎朗现在的肢体动作是越来越少了。
10楼
candyring 发表于:2005-7-7 22:30:07
好长的文章啊
共2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Copyright © 2005 MoonPiano.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7813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