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钢琴学术交流网站
共5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4][5][6]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朗朗与李云迪:中国钢琴家的阴与阳

1楼
meng8629 发表于:2005-3-21 21:27:30

TIMOTHY PFAFF 报道 彭伦翻译

他们是当今世界被受关注的两位青年钢琴家,都是中国人,都是21岁,都与DG签约。

乍一看,朗朗和李云迪就象一对产生时即被拆散的双胞胎。但是,就象偶然抽中了易经八卦的一卦,这两位演奏家的演出安排恰巧让他们先后与本月于旧金山举行独奏会,人们自然而然会对两人做一番比较。

他们俩基本上是朗朗所称的八十年代席卷中国的“钢琴热”的产物 ,从电视到古典音乐,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激发了中国人对所有西方事物的兴趣。

我在一家普通的中餐馆见到了朗朗,赫泊斯特剧院就位于餐馆岁在的街上,朗朗在那里排练 点了几道菜单上没有的菜之后,他愉快的回忆起第一次听到钢琴的情景,那是电视上,卡通系列片猫和老鼠中汤姆演奏的《狂二》。

朗朗学习用的钢琴是中国产的,花去了了他家年收入的一半。拖着一家子,他离开东北老家,到北京跟一位曾经在欧洲学习过的中国老师学弹钢琴。他13岁即在柴可夫斯基青年音乐家比赛中获奖,他在亚洲的音乐生涯从此开始。李云迪则是七岁那年学完手风琴后再学钢琴的,他也是跟着家人离开四川,到邓小平在广东设立的经济特区深圳学钢琴,是那里给他提供了足够的经济条件,不然,他也不可能走上钢琴之路。

有意思的是,他们走向西方的人生道路并不相同,1999年,朗朗还是费城科缔斯音乐学院的学生 他在芝加哥世纪音乐节上临时替换ANDRE WATTS的演奏,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那天凌晨两点左右,在长达5个小时的音乐会之后,祖宾梅塔在聚会上问他是否还能“弹点别的什么,比如BACH的歌德堡变奏曲” 。“于是,在半夜两点半,我们又回到音乐厅 ”朗朗回忆说,“我凭着记忆脱谱弹奏,第二天,当这个传奇故事传开后,我就象抓着火箭一般,我的事业起飞了。”

2000年,已在上半年获得乌得勒支李斯特钢琴比赛第三名的李云迪 犹犹豫豫参加了萧邦国际钢琴比赛,抱着“增长见识”和“为观众而非为评委演奏”的心态,他成为了15年中,获得萧邦国际钢琴大赛金奖的第一位钢琴家。

与DG签约可能是两人最后一件经历相仿的事情,当朗朗决定每年参加120场音乐会和独奏会,沿着名人关系的阶梯向上爬时,李云迪选择的却是一条更低调,也更深思熟虑的道路,他只用半年时间演出,其余时间还是跟着老师ARIE VARDI学琴,在汉诺威过着学生生活。

尽管朗朗点菜单上没有菜的举止,就象是赢得全场起立喝彩的表演,他不停的鼓吹自己,以及不知疲倦的亮出一串串名人名字的做法,很快就显得比蚝油芦笋牛肉还没有吸引力,他先是说有个朋友借给他一台霍洛维茨经常弹的斯坦威CD 75钢琴,“我不经常弹它,因为我常常在旅行”,接着,他又为自己睡眠不足而连连道歉,说他昨晚在莫斯科与VALERY GERGIEV合作,演奏拉二。

最后,他又极其庄重地作了强调 ,连说死遍 “我有四十场协奏曲的曲目,四——十”,他的推广者曾称他为“古典音乐的未来”,可以想见,所有这些奉承和夸张之词,已经引起人们强烈的反感。

许多钢琴爱好者对朗朗和李云迪被包装的方式感到不满,为推广朗朗所用的那些不恰当吹嘘已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反作用,与朗朗合作过的指挥家曾“公开表示”他的音乐素养浅薄,对他的批评也越来越严厉,《纽约时报》是这样评论朗朗在卡内基音乐厅现场录音的最新唱片的,他的演奏“常常不连贯,随意任性,轻率粗糙”。

相形之下,对李云迪最激烈的职责,也只是说他在舞台上看上去显得“超脱”了些。一次,表演间歇时他字后台接受采访,他语气平和但直率的说,“一登台 我就沉浸在音乐中”。 “当我上台面对观众时,我的情绪实际上已进入钢琴”,从他在旧金山的两场独奏会来看,他的话显然是真实的,他从音乐厅台旁匆匆走出,飞快的象观众的方向一鞠躬,笑了笑,燕尾服几乎没有碰到地板,他已经一头扎进了萧邦的四首诙谐曲中了。

“我对每个曲目开头的音符感兴趣”,作为一名演奏家,他以这种自发即兴的感觉而著称,在回答我的提问时,“音乐象魔力一般抓住你,感谢上帝,我在每一场音乐会上的感觉都不同,当然 我对弹奏的曲目很清楚,但我弹起来从不相同,如果你弹得雷同,你就不是艺术家,而是个机器 。

和李云迪一样,朗朗的旧金山独奏音乐会也是旧金山演出公司安排的,在演出中,朗朗的技巧和几乎刻意得过头的音调(更不必说他精心准备的台风),都无法掩饰他的演出与唱片录音相差无几,在演奏上,他也显示不出海顿,潭顿等作曲家的不同音乐风格。

比较而言,李云迪在两次演奏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时的表现,都超过他已非常出色的录音,在细节处理上也有明显不同,他的全神贯注使他对乐曲的诠释充满想象力而冒险,“如果你沉浸在音乐中,你就能抓住观众的心,他们能跟随你进入你的演奏,进入你的世界”,他说 “音质的美丽地我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你必须在创造它的同时去发现他的美丽,它发自钢琴的心,如果你不能找到正确的声音,它就会飞走,即便你用强音去挖掘。。。。。。其中必定有某种东西,不然你就只是停留在边面演奏。

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不愿评论对方,朗朗曾说,“李云迪的事业还不够大”,并补充说“我希望他前程远大”而后 ,他言词稍稍婉转了些,暗含对李云迪的批评,他告诉我,他已经准备好了最强的演出曲目,“我准备好了,如果你还年轻,只弹几首曲子,终有一天你会因此而消失的”。

李云迪似乎预见到了这种评论(我并没有把LL的评论转告他),他主动说“我并不在乎人们对我有多少保留曲目怎么看,我知道许多曲子,但我想先为我每年献给观众的曲子做好准备,虽然我很喜欢演奏协奏曲,但和一位指挥合作只有两天的时间排练是很困难的事情,不是我演奏不了 而是不想草草了事,我要奉献给大家的一定要是我精心准备好,认为已经可以献给大家,让大家满意的,我想我最擅长的还是独奏音乐会 。”

“钢琴家应该循序渐进,有学习的时间,读书,好好生活,开阔我们的心灵,我对自己的事业有长远规划,所以我不介意慢慢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楼
何其杨 发表于:2005-3-30 20:11:47
这显然是李云迪的熟人代表李云迪对朗朗的攻击,朗朗的能力,音乐表现,技术,李云迪是无法超越的!!
3楼
银色之刃 发表于:2005-3-31 11:33:34

没什么 我只知道LYD在我们长沙的演奏会好水的~~~

觉得LYD弹琴象便秘~LL弹琴象玩~

看LYD弹琴觉得好痛苦的 LL弹琴很有激情~可以感染你

说实话 我上台之前克服怯场就是看郎朗的录象~~

4楼
memeji 发表于:2005-3-31 12:13:38
LYD在2000年Chopin比赛时演奏还不是很成熟~可是听了这次他在DG的新唱片以后~我发现他这几年进步真的很的~演奏变的成熟多了~尤其是对rubato的把握~学生味少了~更象个演奏家了~
5楼
meng8629 发表于:2005-3-31 19:05:58

我还是看好LYD 看了很多他的专访 喜欢他的那种执着

6楼
uprightwang 发表于:2006-1-4 19:10:30
谁更出色已经很显然了阿
7楼
沉醉西风 发表于:2006-1-15 18:44:49
对于年轻的演奏家,怎么总是有这么多风言风语??
8楼
impromptu 发表于:2006-1-15 21:57:12
两个同年龄人,DG制造出来的斗争
9楼
行板 发表于:2006-1-16 19:21:24
以下是引用impromptu在2006-1-15 21:57:12的发言: 两个同年龄人,DG制造出来的斗争

斗争越激烈,钱就赚得越多,要支持DG的话,大家就没完没了的争去吧。

10楼
dorge 发表于:2006-1-17 19:23:37
LYD是学院派的.而LL则完全秉承了HOROWITZ的自由, 当年对HOWROWITZ的批评远远超过了LL, 但最终还是公认为"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共5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4][5][6]

Copyright © 2005 MoonPiano.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