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钢琴学术交流网站
共1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伟大钢琴家系列>-VOL.76 皮雷斯

1楼
heinwitz 发表于:2005-7-22 17:27:43

玛莉亚.皮雷斯

  1970年在为了纪念贝多芬两百岁冥诞而举办的布鲁塞尔贝多芬大赛中赢得首奖,从而奠定了她国际性的声誉。那时起,她持续地欧洲、北美、以色列和日本演出,也参加各项国际性的音乐节庆活动(许列斯维赫.霍尔斯坦音乐节、坦格伍德音乐节和拉维尼亚音乐节)。那些日期和事实似乎保证了一个稳定而持续的职业生活,但皮雷斯走的并不平顺,她也尽量不让自己走的太平顺:她努力发展、组织和评量其慑人的才能。但若她发觉在这样激奋但累人的演奏会生活中,情势变得不太好时,她也懂得耐心等待。

1989年起她成为「德意志留声机」片公司的专属艺人,她所录制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赢得1990年的法国唱片大奖(Grand Prix du Disque)。除了独奏演出,她还投注了相当多的心力在室内乐上,法国小提琴家奥古斯丁.杜梅是她最重要搭档。玛莉雅.皮雷斯的常备曲目相当庞大而多样,其诠释充满优秀的内在一致性和诗意。

钢琴音乐的炼金师

  在二十世纪那些伟大而具有影响力的女性键盘家里面,葡萄牙籍钢琴家玛莉亚.琼.皮雷斯占据了一个特别的地位。多年来,她不仅是祖国少数享有世界名声的人物,也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成功地建立一种超越国界的艺术性,以公众生活中的女性这样的议题挑战那些对音乐社会学兴致淡薄的音乐爱好者,换言之,皮雷斯从来就不是一个「随意」的艺术家,她总是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总是明白或测试自己的极限,并反映在她的艺术或各种活动上,精确度上是强健的、行为上是大胆的、决策上是毅然的她,一直追求着将她极为个人的音乐、实作的眼光转化为声音能量的方法。在她职业生涯早期,其录音中晶莹剔透的琴音和充满生气的速度令闻者不禁竖耳倾听:其触键明确而有力,分句清新而致密,她给人的印象是擅长于「纯净」美学的年轻艺术家。她为「ERATO」唱片公司录制了莫扎特所有的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一些巴赫的协奏曲、一系列舒伯特、舒曼和肖邦的作品(包含全部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以李帕第著名的排列顺序演奏的十四首圆舞曲)。仔细聆听皮雷斯在那些日子中的演奏--不论在唱片中或演奏厅中的话,可以发现在那些纤细、灵敏的音型中,潜藏着一些十分不同、蓄势待发的创造力.然后发生了一些事。在1980年代末期,皮雷斯开始和 「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密切合作,并常与克劳迪奥.阿巴多合作演出,就在这个似乎正在重新规划生涯的时候,她的演奏突然完全改变了分句和装饰音、个别的音符和整个乐段、所有的脚注变得充满新的活力、新的色彩和意义。然而在艾莉西亚.拉罗查所投射的(及玛尔塔.阿格丽希的纯熟技巧所迷惑的)庞然阴影下,人们在之前对玛莉亚.皮雷斯的经验仅仅是文雅的暗示。不过,现在这位以其内敛引人注目的策略家,已经变成一位善于冶制细致的阴影、微妙的混合、官能的钢琴声音的炼金师,一位其雕塑音乐的才能时而被激发出灿烂火花的诠释者,19961月肖邦夜曲录音,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一小节一小节地确认了这个惊人的进展。我问自己:能在这二十一首曲子的某一时刻以如此分外的圣洁演奏,然后在下一个时刻。透过一种几乎是细微不可见之表达方式的转换,以如此的肉欲演奏的人,仿佛从中正在经历什么。而当一位纤细的葡萄牙女性的流畅音乐,能够在这贵族式感伤的著作中打开新的一页,之中的黑暗、险峻但发光的抒情性戏剧化的变化,和她之间的连结又该多么强烈了。如此大量的墨水、弹性速度、品味、动态阴影的冲突对立面,然而这些特,似乎很难确定清楚。除非一位意志坚定的艺术家已经准备好开展一个危险的路程,不藉助指示路标,进入追寻真实、美丽与灾难的迷宫,否则它们现在是而且也将永远是音乐学者和诠释法历史学家的题材。

  玛莉亚.皮雷斯和夜曲:仔细思考并从整体来看,她跨越宽广的抒情短曲,精致地而深情地将伴奏和弦安置入旋律线中,赋予它根基、现代感和未来感,带着缓缓微移的柔和寂静,她为肖邦那无可模仿地挥洒于音符问的精雕细琢注入深刻的意义。在c小调夜曲那戏剧性的错综复杂中,她的强音是丰满而结实的、断然而刚健的。她对于气氛色调的转变是相当敏锐的,因此能察觉静止在地平在线的黑暗和光明,至于肖邦夜曲魅力中至为关键的颤音,以无数大异其趣的巧妙形式和外貌出现共振、灿烂、颤抖但总是自然地镶嵌在旋律线。

  玛莉亚.皮雷斯是那种善于衡量自己常备曲目的钢琴家。她知道如何选择符合自己性情的作品。她不会以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那些浪漫乐派巨作来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而仅是将自己局限在舒曼a小调协奏曲和肖邦的两首协奏曲。和其同行英格丽德.海布勒来比,皮雷斯的触键更鲜明、分句更工整,在其198919901992的莫扎特录音中(A大调钢琴协奏曲K414),展现控制力度的美学,每个音符都闪耀、发光着,但没有任何一个乐句仅是被清洁上光的、她在莫扎特上已经达到一定的稳定程度,毋须再听从外来的意见,仅需跟随内在的声音。举例来说,她不会以典型追求声响效果的方式,来表演那庞大的、协奏曲般的降B大调奏鸣曲的快乐章,她也不会以极度做作的拖延来令听众不安,其演奏在她轻轻一推后似乎是自己进行着的。类似地在她演奏的舒伯特中,皮雷斯的音乐进展表现出高雅和内涵,不论是在情感表达上,或特别地在主题塑造上。在她最近的「即兴曲」录音中,她表现的有如这份珍贵音乐遗产的守护者,几乎是献身地探索着那些抒情细节。她避开每一个为躁急解释的散漫借口,并将你我熟悉的「乐兴之时」转变为透明的霍夫曼式模棱两可的夜曲,像是大胆地演奏舒曼一样。在这些有时不着边际的作品中,任何学术的、随性的或建议重奏的--这里收录的第六号可为证--似乎都衍生自对于其本质和灵性的验证。在这样的观点下,皮雷斯绝对不是舒伯特学理的学院派钢琴教授,她的哲学开始并结束于自我控制的热情,和她对于作品本质几乎母性的关怀,而最重要的是,她的知识和技巧恰好适合于音乐创意的简单性。

  玛莉亚.皮雷斯这系列选集中是唯一一位葡萄牙籍钢琴家。这样的情形可以就本世纪政治沿革来解释,她那曾经主导西方世界的祖国在这个世纪没落为边缘国家,到1974年的和平革命之前,连这个国家的文化都渐渐被削弱、在很多层面上甚至是被毁坏的。幸运的,随着葡萄牙进入欧洲共同体,信息换变得极为迅速,已经回复到早期的水准;演奏会也再度自海外输入兴起,不仅是在首都,在其它省甚至是亚速群岛也是如此,但造成她那奇怪地位的另一个原因无疑的要溯回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葡萄牙音乐背景,那是并没有容许太多创造和再创造的音乐特征的交流的,因此实际上注定这位天赋的里斯本女孩必须靠自己的能力成熟为一个钢琴家,并和优势的中欧标准并肩而立。

我对这张唱片的看法:

虽然,我愿意去支持MJP的每一张唱片,但是我对这套专集的选曲不甚满意:其实,MJP能取得如今的地位和声誉,靠的是她对音乐内涵的深刻理解、节奏的敏锐多变、以及音色的变化和踏版的完美运用,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安静、文雅的钢琴家,她虽然内向,但是有鲜明的个性。这套专集中找中表现她柔美的一面,却没有认识到她刚毅、桀骜不驯的方面。而且选曲大多用了安静,舒缓的音乐。其实,象《法国组曲2》,是她演奏地最没有特色的巴赫作品,不如用PATITA-1来替换,她的演奏就美妙地多;《阿拉伯风格》不如用《维也纳狂欢》,这样的效果就好得多,能更好体现MJP乐感的鲜活,而不只是抒情;《音乐瞬间》也同样如此,要是用《A小调奏鸣曲》能让人认识到她对此曲的深刻理解。象这套专集的选曲,效果很不好:一味的安静,抒情似乎让不了解她的人以为她是一个文弱的钢琴家。
2楼
侃侃 发表于:2005-7-22 17:58:16
文章写得很好!!!!我对她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3楼
meng8629 发表于:2005-7-22 18:00:54
这套的BACH是法国组曲?蛮想听听的
4楼
alisonsu 发表于:2005-7-22 19:30:20

要是能听听就好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PowerBuilder 发表于:2005-7-22 20:15:56

他不文弱么?

6楼
伊如 发表于:2005-7-22 21:51:38
喜欢她的肖邦夜曲。。。
7楼
heinwitz 发表于:2005-8-2 14:06:14
这么好的文章这么快沉下去,自己来顶
8楼
PowerBuilder 发表于:2005-8-2 14:56:44
他的声音没有特“色”,不过这种平淡也是一种特色吧
9楼
heinwitz 发表于:2005-8-3 16:26:26
其实说她"平淡",不如说她的演奏"幽远",同类乐曲,她的感觉绝对比大多数的人演奏地鲜活
10楼
木柚 发表于:2005-8-3 21:56:12

1 文章来源是哪里?我有兴趣知道。

2 喜欢她的舒伯特奏鸣曲和肖邦夜曲,视为床头宝贝。

3 刚买来她和dumay合作的franck, debussy violin sonata,嘿嘿,不错。

共1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5 MoonPiano.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99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