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曲目范围不小了,古乐都涉及,技术很不错的,现场喜欢一大套或者好几首的同一作曲家连着来
不过从柴赛获奖者里来看——他的成就还是不足,越往后的越是,什么Lugansky,都是很二流的,他也算是获奖者里最后留下的还算不差的吧……
不过从柴赛获奖者里来看——他的成就还是不足
这是和那些人比呢?莫非是Ogdon, Ashkenazy, Pletnev, Krainev?
这是和那些人比呢?莫非是Ogdon, Ashkenazy, Pletnev, Krainev?
你提的那几个都比他强,之后就没什么人了
等到了菜籽之后,都没法听了……
呵呵 苏塔诺夫当年参加肖邦第一不也是第二 第一空缺么 而他之前参加克莱本 第一
呵呵 ...
現在的Pletnev还有比Sokolov好嘛?个人覚得Pletnev弹琴太随便了。
見仁見智…不是想打笔战啦
个人覚得Pletnev弹琴太随便了。
"随便"???这从何说起啊???
你听听他在卡内基那场音乐会~那么强的控制~怎么能说"随便"呢??就拿他的一些德奥曲目来说好。他弹的贝多芬变奏曲与小品,那种虚浮的触键与奇特的乐句,要说是对此一作品的反思后成果,实在难以说服别人。
至于您提到的卡内基现场录音,当然他在萧邦诙谐曲展现了颇高的水准,但到了bonus CD里的拉赫曼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与巴拉基雷夫的伊斯拉美,整个控制力已经明显下降,乐句在歌唱时有收尾失当的情形,而伊斯拉美的coda乐段虽然飙出速度,但层次是更加混乱,在体力似已无法支持这样的弹奏下还拼命弹出轰巨响。说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吗?
我认为普雷特涅夫曾经是一位难得一见的钢琴奇才,像他早年的普罗高菲夫第七号奏鸣曲与李斯特奏鸣曲,都能充分将神奇技巧与理性思考的成果表达无碍。但自他的萧邦第二号奏鸣曲的录音之后,个人化的成分往往压迫对乐曲更进一步的分析,以至于弹出像贝多芬第14号奏鸣曲那样莫名其妙的诠释,或是把葛利格《抒情小品》夸大成为个人的梦呓。
哎 人家演了一场了嘛 安可还丢出这么多肥肉 已经不错了 不过你提到的问题确实有
我基本不听他的德奥作品 也觉得还是他以前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