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钢琴学术交流网站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通向音乐真谛的捷径--记安妮·菲舍尔- -

1楼
meng8629 发表于:2005-12-21 12:52:16

通往音乐真谛的捷径

--------记安妮·菲舍尔

Philips公司的《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中最令人不满的是漏掉了安妮·菲舍尔(Annie Fischer),这种短视的偏见做法使其评选的公正性值得怀疑,也令人失望。很难想象还有谁比菲舍尔在音乐方面更加诚实正直,尽管暂时的乌云密布,我们不会忘记她的出色演奏所留给我们的感人至深的印象,我们记住了她那独特的充沛精力和超凡的表现力。即使菲舍尔不在最伟大的钢琴家之列,那么她也一定在那些最能够保持始终如一的钢琴家之内。

与此同时,已出版的艺术大师们的唱片既令人感到迷惑,又令人畏惧,因而引起了悍然大波。霍罗维兹和阿格丽奇不同程度的灼热情怀使评论界一片哗然,肯普夫让我们重新领略了他苦苦寻求的精神家园。而菲舍尔则告诉我们她对由繁变简的音乐真谛之捷径的探索来自坚持不懈的努力。菲舍尔不像肯普夫等人一样会轻易忘记麦克风的冷酷无情,她总是为录音设备所带来的对大小失误的夸张而耿耿于怀。怎样得到完美的演奏,既能满足创作性,又有充分的自由空间,这是菲舍尔关注的重心所在。

施纳贝尔(Schnabel)曾说过,Abbey Road的录音棚就像受刑室。迈拉·赫斯(Myra Hess)也说过:“我听自己的演奏就像参加自己的葬礼。”菲舍尔也像他们一样,对录音过程感到恐惧。大家都知道,她为Hungaroton录制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的唱片已经做了好几年,许多制片人因为她情绪的喜怒无常而失望地离开,由于顾此失彼,她会在理由并不充分的情况下放弃演奏。经过一再尝试,她已不再对机械的完美感兴趣,对于屡遭挫折的她来说,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对音乐的信念。菲舍尔在完成《奏鸣曲全集》之后又尝试着进入录音棚,试图平息来自她的布达佩斯同胞和其他评论界的喧哗。当然,这些年她已经有些理智了,最终同意履行她那些无休止拖延的合同。

有趣的是,菲舍尔是唯一一位录制了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的女钢琴家(Tatyana NikolaievaOlympia版本是在莫斯科演出的现场录音),所以唱片的出版似乎比她个人的传奇般的形象更有价值。尽管这些演奏还有些粗糙和不甚完美,但它们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个性。把菲舍尔录制的莫扎特音乐与贝多芬的相比较,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古典艺术之美与狂热激情特性的对比。早期的尊重与反叛,中期的过于强调与不懈努力,最后达到气质高雅和技艺卓越,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也是比较罕见的。事实上,贝多芬的全部奏鸣曲的确不同凡响,内在的激烈冲突与外表的有条不紊蕴含着巨大的自然之力。从这一方面来说,或许菲舍尔的演奏并不是非常权威性的贝多芬风格,但她演奏了所有的反复记号,既尊重过去的诠释,又富有新颖而独特的创新。

菲舍尔演奏的Op26中的《葬礼进行曲》十分冷峻,她的庄严与悲痛超越了泪水。而《悲怆奏鸣曲》又以激烈壮怀与不屈不挠的情绪为主。《第一奏鸣曲》中的“极快”(prestissimo)终曲乐章精确而富有动力感,被称作键盘乐之珠穆朗玛峰的《槌击琴奏鸣曲》的终曲乐章表现出英雄式的气质(人们不会忘记,她曾在伦敦的音乐会上把这首史诗般的赋格曲作为加演作品)。的确,对菲舍尔来说,音乐越是富有激情,她获得的成功越大。简直难以想象她演奏的《热情奏鸣曲》会是多么生动的超水平发挥。

菲舍尔也非常善于把握慢速的音乐,在许多奏鸣曲的慢乐章中,她的演奏自然而深沉,富有探索性。她还沉醉于贝多芬的那些构思奇妙,情绪激昂的作品,《华尔斯坦奏鸣曲》多姿多彩,并保持着快速的律动感。Op54表现出贝多芬勇往直前的性格,托卡塔式的终曲与众不同,颇有挑战性。事实上,菲舍尔有时候也像施纳贝尔一样,要面对乐句和节奏处理方面的烦恼,但创作的冲动总是她不可预知的音乐演绎的组成部分。李斯特曾把贝多芬描述成“云与火的栋梁”,菲舍尔或许也是用革命的热情来演绎人类永恒的音乐。

安妮·菲舍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为EMI录制过莫扎特的协奏曲系列,取得了极大成功,她的艺术才能令世人瞩目。听了她演奏的作品K467K482,评论界也陷入沉默。像所有的艺术大师一样,菲舍尔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但当人们都认为她善于表现疾风暴雨式的热情时,她演绎的莫扎特协奏曲却能集生动活泼与静寂的平和于一体。K467的第二主题相当柔美,表现出莫扎特声乐与器乐创作理念不可分割的特性。终曲乐章条理清晰,且丰富多彩,简直无人能与之媲美。第一乐章的华彩乐段她选择了Busoni的创作,似乎不太理想,而终曲的华彩乐段却是令人喜爱,织体明晰,节奏富有弹性,其感人的程度大有可遇而不可求之势。

看起来菲舍尔演奏的作品似乎是以维也纳的作曲大师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为主,其实她对其他作曲家作品的演绎也很出色。巴托克的《第三协奏曲》精巧而亮丽,是难得的佳作;李斯特的《第一协奏曲》恢弘而富有诗意。奥托·克莱姆佩利尔是菲舍尔这张唱片的合作者,他十分欣赏菲舍尔,邀请她一起合作录制了贝多芬的协奏曲全集和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她演奏的肖邦也同样闪烁出无限的才智和魅力,1949年在莫斯科演出的《G小调叙事曲》的现场录音即便不是她最好的演绎,也受到了她的同胞安德拉斯·希夫(Andras Schiff)的称赞,他曾把菲舍尔描述成自己音乐生活中的灯塔。

从前Columbia出版的贝多芬几部奏鸣曲和舒曼的《幻想曲》、《动物狂欢节》、《童年情景》和《克莱斯勒偶记》等都是菲舍尔最值得纪念的佳作。所以,如果人们为她长时间不进录音棚感到遗憾的话,至少应该感谢那些已有的录音,而且它们现在被重新挖掘出来了(特别是《BBC传奇人物》系列)。

安妮·菲舍尔属于那种勇于探索又富有个性的钢琴家,她是否是最伟大的女钢琴家,这个问题还有待探讨,但无论如何,她都是少数几位在把握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方面取得极大成就的钢琴家之一,她的音乐正象施纳贝尔的不朽名言所说的“永远是最好的”,优秀的品格与真诚,条理清晰与充满激情,这一切都使她成为令人尊敬的艺术家。

安妮·菲舍尔生平简历:

1914 75日生于布达佩斯

1923-32 在布达佩斯皇家音乐学院学习

1925 在弗朗茨·李斯特学院学习,师从Arnold Szekely Erno Dohnanyi

1925 首演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二和第三乐章

1926 在苏黎世与Tonhalle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的《A大调协奏曲》K488和舒曼的协奏曲

1928-29年和1929-30年获得匈牙利政府颁发的李斯特大奖

1930 在巴黎首演Leo Weiner的《小协奏曲》(匈牙利音乐节)

1933 作为100名参赛选手中最年轻的一位,她在布达佩斯赢得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的一等奖,演奏的《B小调奏鸣曲》受到极大欢迎

1933 开始了国际性的演奏生涯

1937 与评论家和音乐学家Aladar von Toch结婚

1941-46 回到布达佩斯前在瑞典生活和演奏

1949年,55年和65 被授予匈牙利最高文化奖----Kossuth

1958 在伦敦与EMI签合同,第一次录制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李斯特和巴托克的作品

1961 在爱丁堡音乐节上举行独奏音乐会

1961 在美国与乔治·采尔指挥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合作首演莫扎特的《降E大调协奏曲》K482

1966 Rafael Fruhbeck de Burgos指挥的新爱乐乐团合作在伦敦的皇家节日大厅演奏巴托克的《第三协奏曲》

1974 在匈牙利被授予优秀艺术家和劳动红旗奖章

1976-77 在布达佩斯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1977 开始录制贝多芬奏鸣曲

1982 在波士顿首演

1984 在伦敦的伊丽莎白女王大厅举行贝多芬专场音乐会

1987 在伦敦的伊丽莎白女王大厅举行贝多芬专场音乐会

1995 Hungaroton录制全部的贝多芬奏鸣曲,勉强同意发行

1995 在伦敦举行最后的独奏音乐会,受到热烈欢迎

1995 410日在布达佩斯去世

安妮·菲舍尔的主要唱片:

莫扎特:第202122232427首协奏曲

EMI Seraphim CES5 68529-2

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第1-9集)

Hungaroton HCD31626/34

Les Introuvables de Annie Fischer(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的作品)

EMI CZS5 69217-2

安妮·菲舍尔

BBC Legends BBCL4054-2

2楼
memeji 发表于:2005-12-22 19:04:00
同Edwin一样~~Annie也是决不应该也不可能被遗忘的钢琴大师~
3楼
月光浩 发表于:2005-12-22 19:16:15
我有安妮菲舍尔的莫扎特钢协全集,安妮菲舍尔的莫扎特钢协被认为是最好的版本之一,
4楼
memeji 发表于:2005-12-22 19:21:39

霍罗维兹和阿格丽奇不同程度的灼热情怀使评论界一片哗然,肯普夫让我们重新领略了他苦苦寻求的精神家园。而菲舍尔则告诉我们她对由繁变简的音乐真谛之捷径的探索来自坚持不懈的努力。

——这句话说的特别好~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5 MoonPiano.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