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藕一直在收集关于家伙的所有报道,这个觉得不错,有些不是每篇报道都写的没新意的内容=)拿出来分享=)
转自<<信报>> (节选)
陈耀红 23 December 2005
"不过,中国除了传统文化外,还有新的当代创作,郎朗称之为先锋派。其中,谭盾2008年将特别为他写一首钢琴奏鸣曲,由纽约爱乐来来伴,在林肯中心演出。
然而,钢琴表现传统中国乐器时(无论是传统乐曲或当代作品),那种感觉怎样表达?
郎朗认为这完全是技巧问题,就像西洋乐曲用钢琴模仿敲击乐与小提琴等。他用两只手指比出两寸半至三寸这样一个深度说:「琴键有这样大的距离,手指按下去,在距离上的控制、怎样去敲按、手指是用指尖、指肚或尖肚中间去弹……。」
说着说着,就到了手腕、肘、肩膊……差不多全身都成了琴键控制机器。
我突然想起他最受批评的一点,就是表演动作太夸张。「霍洛维茨弹琴时动作很少,他也能控制自如。那跟你有什麽分别?」我问。
「你看的是他什麽时候录制?」他反问。「老年的吧。」我答。「就是了,你怎知他年轻时不是这样。」他反击,大家都笑了。
「我还是喜欢霍洛维茨,但有时候喜欢鲁宾斯坦多一些。」他说。
他喜欢霍洛维茨的变化莫测,技术上无人可比:「钢琴在他面前降服了。」
他更喜欢鲁宾斯坦的内心深处表现,更感人,演奏的萧邦更温暖。「这是俄国人与波兰人的分别。俄国人也激情,但比较冷。」
霍洛维茨是俄国人。「霍洛维茨技巧惊人,你觉得你有没有机会突破他?」我问。
他想了一会:「他太厉害了。」但不一会,不知是否与生俱来的自信,他很快再补充了一句:「我也很厉害。」
「霍洛维茨弹巴哈的一些作品,以及贝多芬106(第二十九号奏鸣曲Hammerklavier)……并不很理想。」
郎朗是巴伦邦(Daniel Barenboim)的学生。「巴伦邦是贝多芬现代代言人,没有人弹贝多芬比他好。」
说起3B(巴哈、贝多芬与布拉姆斯):「霍洛维茨对布拉姆斯有些偏见,认为他是小B,特别不喜欢他。但我认为,布拉姆斯的第一号、第二号有些境界已超过贝多芬的第四、第五号。布拉姆斯的第一号与贝多芬的第四号,第二号跟第五号很相似。」
郎朗对布拉姆斯的第一号协奏曲第二乐章简直是五体投地,认为那是音乐的终极。不过,纵使如此,莫札特在他跟绝大部分乐迷眼中,仍是最完美的作曲家。
找到死穴
「你日后会作曲吗?」
终于找到这他的死穴。「唔唔……你觉得我这样子……」
不过,他对指挥却是颇感兴趣的,日后很有可能也会学习指挥。 "
哈哈,看来他是不会作曲了,我还是期待中国能出现作曲天才!能够超越拉赫的天才作曲家!
拉赫是天才`~~他的曲子太棒了~~
真盼望中国能出这么个让世界折服的作曲家~~~~~~~~
以后,我们都弹奏中国作曲家的曲子拉`
其实中国近代有很多好的作曲家`也写了很多类型的的作品`~
只是中国作品的难度没有象国外有一个定位,演奏的人也不多,中国的钢琴作品有很多好的素材,
郎朗最近就在录制中国名曲的一张专集~~中国也有演奏中国作品的专门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