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扎·安达——钢琴的民谣歌手 |
|
舒曼:钢琴协奏曲 柏林爱乐乐团/库贝利克 1963年录音、钢琴交响练习曲 1943年录音、 大卫同盟舞曲 1966年录音、克莱斯勒偶记 1966年录音、C大调幻想曲 1963年录音、交响练习曲 1963年录音; 弗兰克 交响变奏曲 音乐厅管弦乐团/拜农 1943年录音; 李斯特:梅菲斯托圆舞曲、超技练习曲、钟(布索尼改编)1942年录音;音乐会练习曲Waldesrauschen 1966年录音; 勃拉姆斯:第2钢琴协奏曲 柏林爱乐乐团/弗里恰伊 1960年录音; 巴托克:钢琴与乐队狂想曲 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弗里恰伊 1960年录音; 贝多芬:迪亚贝里变奏曲 1961年录音;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960 1963年录音; 肖邦:24首前奏曲、英雄波罗乃兹 1959年录音、E小调练习曲 、A小调马祖卡、B小调马祖卡 1943年录音 吉扎·安达(钢琴) 对安达录音的挖掘对于唱片公司绝对是有利可图的项目。TESTAMENT已经发行了一些他的重要录音,让人高兴的是DG的这个套装与前者没有太多的重复——只有克莱斯勒偶记和交响练习曲。DG的套装尽管收录的并不是安达有名的录音,但对舒曼和巴托克作品的拓展是其中最吸引人的内容,还有他的勃拉姆斯第二协奏曲录音,以及二战中录制的弗兰克交响变奏曲。同样不容忽视的还有他演奏的肖邦,迪亚贝里变奏、一个舒伯特奏鸣曲和录制于他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李斯特。 勃拉姆斯协奏曲的宏伟表演并不缺少个性,第一乐章开头圆号陈述,弗里恰伊棒下的柏林爱乐乐团的表现就与众不同。安达的段落处理在活泼中塑造着精美的细节,同时没有忽视整体轮廓和音调的变化,特别他右手表演。 清晰对于第二乐章非常重要,大家不要在乎安达弹奏得太快,这个慢乐章听起来有持续的色彩和结构上活泼氛围,完全是室内乐般的敏感融合,特别是他对于波维斯基的大提琴独奏的回应。最后乐章的表演从容不迫的,乐队的木管有极其迷人的色彩。 巴托克的狂想曲是安达1960年与弗里恰伊的再次合作,这次乐队换成了柏林广播交响乐团。乐队演奏是华丽的,拥有广阔的戏剧性,与钢琴平衡做得很好。这里有让人愉悦的智慧,节奏上特殊品味,和对匈牙利民歌的模仿。 让我们回到安达演奏的舒曼,我们很幸运拥有他1966年演奏的克莱斯勒偶记。这是一个灵巧敏锐,很有表现力的录音。幻想曲是稍早一些时候在柏林的录音,里面保留着一种强力控制下的率真处理和一个特别有力的中间乐章,尽管里面蕴涵着用显著敏感对比的中间段落。 1963年录制的交响练习曲,可以与二战争时期安达在柏林POLYDOR的78转唱片进行比较。POLYDOR的唱片制作于安达20岁左右的时候,有青年人强烈的热情,速度和推进都很猛烈。当然我更喜欢1963年录音里精确的情绪跨越——听听第3练习曲里优美的左手表演,诙谐的第6,或者在最高声部的响亮耕耘的第5变奏。 大卫同盟舞曲是安达演奏舒曼作品的另一个成功的例证。听听第二里面微妙的连奏,第四的戏剧性的火焰,第八的纯粹动力,还有第13里面的壮观的韵律控制和低音刻画,都会留下深刻印象。 与库贝利克合作的舒曼协奏曲有一种抒情的弹性,从头到尾让人信服。 在晚年,安达重新聆听他1943年在阿姆斯特丹的录制的弗兰克交响变奏曲,惊讶自己当初是否曾经演奏得这样好。伴随着拜农机敏的合作,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欣赏的录音,它拥有完全正确的力度感觉,乐曲的真正吸引力体现在快板里。 迪亚贝里变奏是1961年瑞士琉森的录音。比较快的变奏当然进行得很好,安达更喜欢用睿智思考和音调的细微差别来探究那些慢速段落里的微妙关联。 降落B大调奏鸣曲证明了安达是演奏舒伯特作品的行家里手。速度适中,有足够的色彩,这是一个在很多方面让人信服的演奏。第一乐章里面没有滥情,谐谑曲有相当慢的三重段落,最后乐章轻快优美。 肖邦的前奏曲是动人的。这里还有真诚的波罗乃兹(来自1959年),安达没有太多的踏板,不过里面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噪音(也许是后期编辑的问题?)。这里还有1943年的3首录制的肖邦作品,也有相当多的噪音残留。 总之,这是一个很值得的对安达艺术的献礼。出色的转制技术给予收藏者一套真正有音乐价值的藏品。安达是一位非同寻常用键盘歌唱的民谣歌手,他弹出的每个音符都有诗意。(米乐) |
很不错的演奏,不知道是立体声还是单声道录音.一看那个录音年代,就让我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后者的唱片总让人难以接受
之前听他的MOZART,很喜欢:独特,听上去有别与一般的版本
我很喜欢他的东西,这些东西我全收下了
还是打口的,样子难看,可是东西值,只要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