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去看了鲍天卯的钢琴独奏会,算起来看他演奏已经是第4次了。这是场热身式的演奏,他将在9月去参加利兹钢琴比赛。这个赛事难度很大,曲目量也超多,中国似乎只有陈萨去拿过第4名。鲍天卯在音乐会上演奏的也基本都是他参赛的曲目。
开场是5首斯卡拉第的奏鸣曲(L.430 E major,L.21 E major,L.413 D minor,L.164 D major,L.349 G major)。这套曲目我曾经在鲍天卯家里听过他的演奏。他挑选的基本都是大调的,明朗的奏鸣曲,而且也都是Horowitz,Pletnev等人常弹的几首。我只弹过其中的2首,所以不是特别了解,感觉上开场前3首他并未进入状态,控制力明显不如后面,声音也不是很实。对于那首相当著名的d小调那首,似乎速度有点慢了,但是继续听完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到最后2首鲍天卯已经进入了状态,音色十分漂亮,弱奏控制的也十分完美,甚至有几个跑句已经达到珍珠般的声音了。我个人的意见是最后2首应该颠倒一下,G大调那首以一种没有结束感的弱奏终止,在音乐会上的效果实在不如把D大调那个放最后,当然,这也是个人爱好的问题。
其后就是莫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的了。鲍天卯曾经打电话问过我,说这套组曲去香港或者北京演出(据说他最近就去了这2个地方开过独奏会)他不怕观众的反应,但是在天津,会不会碰到冷场,也就是说他很不放心天津观众的素质问题。我劝他不要太在意,因为去看他演出的一般都是天津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学生,而这套组曲在附中就有好多人用过,所以不必担心效果问题。第1漫步主题声音很圆润饱满,看得出他慢慢进入了最佳状态。但侏儒一开头就用一种吓人的快速开始,速度快不是毛病,李赫特和老霍都不慢,但是后面的几个跳音都虚了,甚至没有弹响,这就令我很失望,鲍天卯给我的印象是一般不会范这种小儿科的错误,今天不知道怎么了,这个曲子似乎还不是很成熟,有点慌手慌脚。结尾部分那个双手的快速音型是明显的放慢了速度,结束音也没有收准,丧失了那种一挥而就的感觉,这的确让我大大失望,他的技术不该这样的。古堡明显是他发挥的强项,左手控制的不错,右手的声音当然也很美,感觉速度有点快,我这人素质较低,一听这段就快睡着,不过也说明这个旋律的催眠效果很好。公园那段确实弹的很漂亮,他的手腕很好,那些快速的小跳音正是他所擅长的。后面的牛车居然在节目单上印成了牛群,真是很无奈,怎么没有冯巩呢……牛车的关键是车,乐曲的高潮部分明显能听到轮子的前进的声音,而牛群就有点牵强,这就暴露了中国音乐会节目单的粗糙,这个错误算轻的了。这段我觉得弹的效果还没发挥出来,根本不像老霍或者普列特涅夫等人,活灵活现的把一辆牛车从远到近拉到你面前,也许鲍天卯还是太小了,想象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小雏鸡的段落大的走向是很好,形象也有进步,但问题发生在结尾那个装饰音上,结束过快而失去了那种诙谐的感觉,忘记哪个钢琴家说的(好像叫恩格尔),如果在弹完雏鸡这段观众没有发出笑声那就是演奏的问题了,我也的的确确在老霍的现场版本里听到观众在此处发出的会意的笑声,当然观众是不可能知道恩格尔说的话,也没有提前约定,这足以说明老霍的过人之处,而他就是迟迟没将最后那个音放出造成的效果,小鲍真的太着急了。犹太人,市场,墓穴,与死者的对话都弹的比较好,尤其是市场那段,再次发挥了小鲍的手腕控制力,但与死者的对话结束处与鸡脚小屋衔接有点松散。直到了鸡脚小屋这段鲍天卯才拿出了真本领,左手那种风卷残云的感觉还真有那么点意思,有点老霍的感觉了,基辅大门开头的声音很集中,不愧是从小名师训练出来的,结尾几个大和弦他突然来了点新意,弱了下来,这是我从未听过的,最后的左手震音再重新推了起来,个人感觉新意是有了,但是效果并未达到,不过瘾了。上半场结束,我对身旁的同学说如果他拿这场的演出去参加利兹比赛的话很快就会被淘汰的,因为我已经看不到曾经给过我震撼的鲍天卯了,我相信这个套曲能弹成他这样的人很多,参加小比赛也许能拿到名次,但利兹毕竟不是普通的小赛事,不闪亮,不出众是很容易遭到淘汰的。也许是不久前刚看的普列特涅夫演奏图展录像的缘故,那个视频实在太惊人了,钢琴的处理已经近乎通神,真的是无可挑剔,而且还充满了新意,普列特涅夫再次给我带来了当年看他弹拉5的狂喜。相比之下,鲍天卯的这个版本有点可有可无了。
下半场开始弹的普罗克菲也夫的第6奏鸣曲。节目单把该曲介绍的难度超高,说是他所有奏鸣曲里最难的,确实是很难,但是个人认为第8奏鸣曲无论长度深度还是难度都超过了第6。这个曲子鲍天卯告诉我是最近刚练的,专门是为了利兹比赛而准备。我还担心他不太熟练,但第1乐章听完我就放下心来,他的准备是很充分的,明显比上半场弹的好,也许这种曲子更适合他。整首作品十分完成,如此高难度的乐曲几乎没有大的错误,十分难得了,但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就是风格的把握。毫无疑问这首曲子的权威是李赫特,我相信再过多少年也不会有人超过他,他那种大气宏伟的声音对付此曲再合适不过。因此小鲍的声音比起来就有点稚嫩了,我耳朵里不时回想起李赫特的演奏,尤其第4乐章,实在太不过瘾了,当然小鲍还比较小,这些问题也许将来还会有很大的改进,能如此完整的弹奏下来已经很优秀了。后面是李斯特的安慰第3首,这也是我第1次听鲍天卯演奏的曲子,当时他还演奏了谢德林的固定低音,2首乐曲给我的震撼相当大,一首技术凌厉,一首柔美漂亮。这次的演奏也不失水准,声音还不错,但似乎不如第1次听的,那次我是坐在音乐厅的最后一排,声音还是那么的透,这次没有特别的打动我。音乐会最后一首乐曲是李斯特的第12号匈牙利狂想曲,这也是他早已弹过好几次的曲目,熟练程度无可厚非,技术上几乎没有可挑剔,就是有少量的失误,尤其最后和弦碰错,导致我的Bravo没有叫出来,难受死我……坐在身边的朋友说他弹李斯特还是很不错的,的确,狂12可以代表鲍天卯演奏的最高水平了,我相信到录音棚去会录制出一个很完美的版本。到了安可时间,我早已期待多时,因为我们通电话的时候他就说练下来我送给他的Czffra改编的蓝色多瑙河,还询问过我几次如何再加工一下。加演第1首是李斯特第6匈牙利狂想曲,这也是鲍天卯的得意之作,看得出真是弹过无数次了,已经可以玩弄于掌心,八度的速度之快也许我现场还没听到过更好的。这次终于喊出了Bravo,他也当的起。我们再次热烈的鼓掌,希望他继续安可,我当然还是盼望着多瑙河。失望了,弹的是谢德林的固定低音,我第1次听他演奏时的曲子。好的无话可说,看来对一首乐曲掌握的时间还真能有很大影响,可以说全场弹的最好的也是这首作品。我也听过我们学校别的学生弹这个作品,和鲍天卯一比,真的没法听了。音乐会就结束在兴奋的气氛中。我还是没有等来我的多瑙河。
朋友和我说鲍天卯的演奏的确很不错,技术也很优秀,按照年龄来看已经很成熟了,但就是没法打动她,我比较同意,这场演奏会也没有特别打动我的东西,想当初听他安慰,柴一时的震撼已经不见了,甚至那首不成熟的老霍改编的卡门也多少带给过我惊艳之感。时间还有,希望小鲍能再继续努力,争取给在利兹上拿到名次。当天晚上小鲍还发信息问我是否有去看,我说最后的叫好你应该听的到吧。我在头一天送了一套我自己制作的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全套200张cd的录音给他,代替了献花,演出那天献花的也的确太多,他说全部都给他姥姥了。而盘他当然是十分的喜欢,比献花实际,呵呵。私下里我觉得鲍天卯还比较小,想法单纯,一心想着钢琴,将来一定会前途无量的。技术和控制似乎不如前一阵听过的元杰,但好在小鲍的条件真是无人能比,祝愿他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9 14:52:06编辑过]
你回的够快啊。。。。。录音没有,头一天是朗朗在天津的独奏,我没去成,那个比较值得录。
图画,唉,还是不听的好
你要这么说了,我就不问了……
我自然快了,你没写的时候就有人跟我提过这场独奏会了
赫赫
我顶一个,你们都听过他的录音啊搞半天!谁给传一段听听!普6可是很难的,应该算结构最庞大的一首了吧。原创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