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目前位置:文章首页 > 音乐大师 > 艺术家的画像——涅高兹谈李赫特
        
艺术家的画像——涅高兹谈李赫特
Date&Time:[ 2005-2-21 ]  Hits:[ 538 ]
    我们的国家是不乏优秀钢琴家的:除V·索甫罗尼兹基、E·吉列尔斯、L·奥玻林、Y·扎克、M·格林伯格、M·犹金娜等人以外、年轻一代还有巴斯基诺夫、Y·马里宁等等。

    这些名字多得难以胜数,而他们又都各各不同。如果要问我:“他们当中谁最了不起?”要知道这类问题常常是人们感兴趣的,这就如同问:“谁最伟大?巴赫、莫扎特还是贝多芬?普希金,但丁,歌德还是莎士比亚?拉斐尔、委拉斯凯兹、艾尔·格列柯还是提香?”坦白地说,对此,我无法作出回答。在物质世界里,我们之所以能确定厄尔布鲁士山是高加索山脉的顶点,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主峰,是因为它们都还可以测量。(又如,在赛马场上,我们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一号马以四分之一头击败二号马,虽说我怎么也不明白何以这个四分之一头能够引起观众那样巨大的热情)然而比较精神领域内的现象并不像测定厄尔布鲁士山的高度似的那么简单?要知道,艺术鉴赏固然需要知性,但感性或者说非理性也每每参与其中。有句名言说得好:“各人的口味不同”,对欣赏趣味这种东西是难以作客观评价的,因而要公正的判定谁是最好的演奏家或歌唱家简直是不可能的。在个人方面,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的演奏,较之炫技天才李斯特,帕格尼尼的演奏更让我心向往之,尽管后者是现代音乐表演艺术的奠基人。

    在此,我想说几句题外话,在任何时代,艺术的创造者们,都是些才华横溢的人,但在研究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的时候,我们都不可忽略对其所处时代的认识与理解。正如我们若不把高加索山脉视为一个整体,便不能形容它的主峰一样,出于类似理由,对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这些概念原本也不必作过分精确的界定。

    在演奏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优秀钢琴家日益增多的同时,音乐的欣赏趣味也呈现多元化,并且个人化,这与十九世纪人们一致公认李斯特为钢琴大师的情形大不相同,对我个人而言:我喜爱并且尊敬的现代钢琴家至少能列出二十个,然而我的感受和判断力告诉我,李赫特尔是其中最杰出的,在他的演奏中,精神上的强有力,灵魂中的纯净深沉与完美无缺的演奏技巧恰如其分的结合在一起,这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现象,他身名远播,他的演奏到处引起一片赞美,究竟如何理解李赫特尔现象呢?我想这主要归因于他巨大的创造力;他将心力,智力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的惊人才能以及他卓越的艺术鉴赏力;李赫特尔还善于洞察音乐的内在秘密,无论他演奏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还是萧斯塔科维奇,德彪西,斯克里亚宾,听众都如同窥见作曲家的巨大身影,同时又身不由己地被带进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充溢着“李赫特尔精神”的世界。

    在此我想重申我在《作曲家——演奏家》一书中的观点,我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演奏家,他们之所以没有表现作曲才能,只是因为他们将自己整个的生命献给了演奏事业的缘故,就像一个母亲把她全部的爱给与她的养子,而不能做个称职的妈妈一样。我想李赫特尔正是如此,我这样说是因为我熟知他在幼年时写下的音乐作品,听过他卓越的即兴演奏。顺便提一下,李赫特尔不仅是音乐家,还是一位极具天才的美术家,并有若干画作(尽管并未受过专业训练),一些德高望重的画家告诉我,假使李赫特尔从事美术事业,他也能取得在钢琴领域里同样高的成就,像他这样同时在音乐、造形两个艺术领域显现天才的人实在少见的很。在他看来,所有的音乐都充斥着映象,他曾说,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让他想到巨龙吞食孩子的情景。而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则令他联想到工业化进程。

    李赫特尔的演奏风格总是取决于作品本身,而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就拿不久前他在科学家大厅演奏时的情景来说,先是海顿的《C小调奏鸣曲》,但当接下来弹到舒曼《新事曲》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不同了:全然是另一种声音,另一种个性,就像是换了一架钢琴在演奏,应该说无论作曲家的个性特征还是其时代氛围,李赫特尔都表达的极其妥恰。这就是我在《钢琴演奏艺术》一书中所说的“包罗万象”,我把这看作是一个钢琴家的最高成就。李赫特尔在他的音乐会生涯里演奏过大量莫扎特奏鸣曲;巴赫的组曲、幻想曲和托卡塔曲;贝多芬的奏鸣曲,变奏曲,回旋曲,钢琴小品;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奏鸣曲》,间奏曲,狂想曲;舒曼的奏鸣曲,《交响练习曲》和大量小品,舒伯特的幻想曲和几乎全部奏鸣曲,遗憾的是他尚未演奏过萧邦的第一,第二奏鸣曲,他还弹过整场的斯克里亚宾,拉赫马尼诺夫,柴可夫斯基,李斯特,也演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的协奏曲(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演奏尤其令人难忘)舒曼,格里格,弗兰克,圣桑,巴托克,格拉祖诺夫,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柴可夫斯基,还有不能忘怀的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萧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与赋格》。事实上,李赫特尔的演奏曲目之多,已不胜枚举。我深幸曾在里赫特的寓所聆听他的演奏,听他在钢琴上演绎瓦格纳,柴可夫斯基,里查·施特劳斯,德彪西的歌剧,米亚斯可夫斯基,马勒等人的交响曲,不能想象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打动人心的音乐诠释,他对音乐作品的构造与节拍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他的演奏又富于古典主义的均衡与和谐,他的天才使他在抓住作品整体框架的同时并不遗漏任何微小的细节,就像翱翔在天际的雄鹰一样将大地俯瞰得一览无余。大家不要误会,我无意借夸耀我的学生来抬高自己,李赫特尔让我骄傲倒并非因为他是我的学生,事实上,对于具备李赫特尔这样才能的人,跟谁学习并不重要。

搜索相关文章-搜索结果↓
Copyright © MOONPIANO.COM. 豫ICP备11007006号-1 Powered by FZG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