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目前位置:文章首页 > 音乐大师 > 斯特拉文斯基·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Stravinsky,lgor Feodorovich 1882-1971)
        
斯特拉文斯基·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Stravinsky,lgor Feodorovich 1882-1971)
Date&Time:[ 2005-2-26 1:23:54 ]  Hits:[ 444 ]
斯特拉文斯基的主要作品有:
(1) 舞台音乐---芭蕾舞剧:《火鸟》(1910),《彼得鲁什卡》(1911),《春之祭》(1913),《婚礼》(带合唱,1923),《士兵的故事》(带朗诵,1918),《普尔钦奈拉》(根据佩尔戈莱西,1920),《阿波罗》(1928),《仙吻》(1928),《牌戏》(1937),《奥尔菲斯》(1948), 《阿冈》(1957).---歌剧:《夜莺》(1914),《玛弗拉》(1922),《浪子的历程》(1951).---清唱歌剧:《俄狄浦斯王》(1927).---音乐话剧:《帕赛芬尼》(1933),《洪水》(1961-1962).
(2) 管弦乐:《烟火》(1908),《管乐交响曲》(1920),《敦巴顿橡树园协奏曲》(1942),C大调交响曲(1940),《协奏舞曲》(1942),三乐章交响曲(1945),弦乐队协奏曲(1946),钢琴与管乐协奏曲(1924),钢琴与乐队《随想曲》(1929),小提琴协奏曲(1931),《乌木协奏曲》(1945),钢琴与乐队《乐章》(1958-1959),乐队《变奏曲》(纪念A.赫胥黎,1963-1964).
(3) 合唱作品:《诗篇交响曲》(1930),《弥撒曲》(1948),康塔塔(1951-1952),《圣歌》(1956),《丧歌》(1957-1958),《播道、朗诵和祈祷》(1960-1961),《安魂圣歌》(1965-1966).
(4) 其他作品:《猫的摇篮曲》(女声与三支单簧管的歌曲四首,1916),管乐八重奏(1923),管乐器八重奏(1922-1923,1952年修订),两架钢琴的协奏曲(1935),两架钢琴的奏鸣曲(1944),单簧管、大管、圆号、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钢琴的七重奏(1954),《纪念迪伦·托马斯》(男高音、弦乐四重奏和四支长号),《亚伯拉罕与以撒》(男中音或次女高音与三支单簧管,1964).

俄罗斯作曲家.生于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包姆,父为帝国歌剧院的男低音歌唱家.1903年被引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907年成为他的学生.翌年上演他的第一部交响曲(op.1).第一交响曲虽沿用传统音乐语言,今天仍值得偶尔演出.管弦乐曲《烟火》(1908)是庆祝娜迪亚·里姆斯卡娅-科萨科娃和M.施泰因贝格的婚礼之作,已具明晰可辨的斯特拉文斯基的特点,但他的个性直到认识季亚吉列夫,写成他的第一部芭蕾舞剧《火鸟》(巴黎,1910)后才开始崭露头角.《火鸟》在管弦乐色彩方面,可能颇有一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味道,但在其他方面却是《彼得鲁什卡》(1911)和《春之祭》(1913)的先声,后两部作品也是为季亚吉列夫的剧团而作的.《春之祭》由彼埃尔·蒙德指挥在香爱利榭剧院首演,引起了音乐史上最出名的骚动.它和瓦格纳的变化音主义不同,主要侧重节奏,用以制造喧闹的效果,连常常产生调性撞击的和声主要是打击乐性质的.《春之祭》对节奏的解放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就作曲家本人来说,却是一条路线的终点.此后,他极少采用《春之祭》那种今天仍不失其压倒一切之势的沉甸甸的乐队效果.《士兵的故事》(1918)主要是一部反歌剧,包含表演,舞蹈、朗诵和一系列由七件乐器演奏的段落,真正唱歌的角色一个也没有,风格之简练,受人嘱目.这样节约在某种程度上说来也是出于无奈,因为这部作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一家临时凑成的瑞士剧团写作的,但显然正中作曲者下怀.
    他长期住在西欧的主要收获为采用新古典主义手法作曲,如在钢琴与管乐协奏曲(1924) 、管乐八重奏、以及《普尔钦奈拉》(根据佩尔戈莱西的原著1920)和《阿波罗》(1928)两部芭蕾舞中.这一阶段的高潮是《浪子的历程》(1951),基本上是古典主义的分段歌剧,含有莫扎特和亨德尔的因素,加上斯特拉文斯基独有的节奏与和声的省略.此时,斯特拉文斯基已定居美国,在友人罗伯特·克拉夫特的怂恿下,向序列主义寻找灵感,从《阿冈》起,晚年有一系列出色的杰作.其中最重要的有《丧歌》(1957-1958)、钢琴与乐队的《乐章》(1958-1959)、《洪水》(1961-1962)、《亚伯拉罕与以撒》(1962-1963)和《安魂圣歌》(1965-1966),后者将著名的19世纪安魂曲(如威尔第的作品)的富丽丰采提练压缩成十五分钟的紧凑结构.1962年,斯特拉文斯基返苏联小住,受到英雄般的欢迎.他内心始终是个俄罗斯人,保持着东正教的信仰(在1930年的合唱《诗篇交响曲》中得到精美绝伦的音乐反映).有人说他的作品象是一幅20世纪音乐发展的"地图",没有一个作曲家象他那样广泛涉猎---《春之祭》的狂暴,《俄狄浦斯王》的典雅宏丽,《C大调交响曲》的明净洗炼,《敦巴顿橡树园协奏曲》的风趣,《乐章》的简洁优美.斯特拉文斯基也是第一个亲自指挥自己的大部分作品灌成唱片传诸后世的大作曲家.他也提供了一部宝贵的自传,题为《我的生平大事记》(1936),一册论文集《音乐的诗学》(1947)和一系列与罗伯特·克拉夫特的发人深思的谈话录,分成数卷出版.克拉夫特则刻划了作曲家的肖像,书名《斯特拉文斯基:友谊的记录》(1948-1971).
搜索相关文章-搜索结果↓
Copyright © MOONPIANO.COM. 豫ICP备11007006号-1 Powered by FZG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