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斯克里亚宾·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Skryabin, Alexander Nikolaievich 1872-1915) |
|
|
|
Date&Time:[ 2005-2-26 1:26:59 ] Hits:[ 477 ] |
|
|
|
|
俄国作曲家,钢琴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从萨福诺夫学钢琴,从塔涅耶夫和阿伦斯基学作曲.1896年访欧,在柏林、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等地演出自己的作品.1898至1903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教钢琴,1904至1905年居瑞士,1908至1910年居布鲁塞尔.早期作品(两部交响曲、一部钢琴协奏曲、三首奏鸣曲、七套前奏曲及其他钢琴曲)以微妙的和声为其特色,与当时(1890-1903年)的俄罗斯音乐无多大联系,而是在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写成的.在随后的作品(管弦乐《神圣之诗》和《狂喜之诗》、七首奏鸣曲、八套前奏曲、六首《诗》、《火之诗》及其他钢琴曲)中,他开始试验玄秘的和声,在他的心目中是和他的通神论思想相联系的.他设计一个所谓的"神秘和弦"作为他的和声基础. 他在晚期创作(《普罗米修斯》和一首未完成的《奥秘》)中,走向各门艺术的综合.《普罗米修斯》的总谱包括一架里明顿发明的"彩色管风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