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4 Claudio Arrau Ⅰ阿劳 (1903-1991) CD 1. 1.Balakirev:Islamey (?1927/28) 2.Liszt:Sanish Rhapsody (1936) 3.Bach:Chromatic Fantasy and Fugue (1945) 4-6.Albeniz:Iberia BookⅠ(1946/47) 7.Liszt:Benediction de Dienu dans la solitude 8.Liszt:Les jeux d’eaux a la villa d’Este (1969) 9.Liszt:Chasse-neige(Etude d’execution transcendate no.12) (1976) CD 2. 1-2.Brahms: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35 (1974) 3-5.Brahms:Piano Concerto No.1 op.15 (1969)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Bernard Haitink No.5 Claudio Arrau Ⅱ阿劳 (1903-1991) CD.1 1-2.Beethoven:Piano Sonata No.21,op.53 “Waldstein” (1963) 3.Beethoven:Andante favori in F,WoO 57 (1984) 4-6: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5,op.73 “Emper” (1984) Staatskapelle Dresden sir Colin Davis CD.2 1.Chopin:Fantaise op.49 (1977) 2-5.Liszt:Piano Sonata S.178 (1970) 6-8.Schumann:Fantasie op.17 (1966) NO.5 Claudio Arrau Ⅲ 阿劳 (1903-1991) CD.1 1-26.Chopin:Preludes op.28+op.45+op.posth (1973) 27-28.Chopin:Nocturnes op.48 (1978) 29.Granados:Quejas o la maig yel ruisenor (1951) 30.Verdi/Liszt:Aida-Daza sacra e duetto final (1971) CD.2 1.Liszt:Vallee d’Obermann (1969) 2-7.Schubert:Moments musicaux D.780 (1990) 8-10.Debussy:Images Book Ⅱ 11.Mozart:Fantasia KV 475 (1973) 终于等到一位有资格收入3套的大师了。阿劳。1903年生于智利的奇廉市,5岁登台的曲目有肖邦练习曲,舒曼的《童年情景》、贝多芬《C大调6首变奏曲》、《回旋曲》、李斯特《安慰》。不知还有几个人5岁能应付以上作品!1910年随马丁•克劳泽学习,成为他引以为傲的称号:“李斯特嫡传门生”。克劳泽把从李斯特那学来的东西都传给了阿劳。1914年开始正式演奏活动。随后,连续两年赢得李斯特比赛大奖。1927年获日内瓦比赛金奖。其后巡回演出巴赫、贝多芬、莫扎特全套的作品。 这三套cd的选曲还是十分合理的,基本包括阿劳所有擅长的领域。说心里话,我不是很喜欢他的演奏,一直是把他的录音当作标准版本来看,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吧。第1辑开始便是Islamey了。录音时间都未确定,但似乎应该是该曲较早的录音了,不知哪位能找到更早的Islamey?还是早年的阿劳更能吸引我,那种激动在后来很难找到了,技巧更是优秀,这个Islamey速度很快,可以说除了单声道的效果稍差点外,是最好的版本之一。后面的“西狂”似乎有删节,是随了浪漫派钢琴家的传统,乱手乱脚,速度是很快的。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和赋格是用类作品的顶峰,在瓦格纳那里擅长的半音手法在巴赫同时代可是几乎没人用的,这首作品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时后世影响很大。好版本不是很多,曾听过施纳贝尔的老录音,很是不错,埃德温•菲舍尔也有个带错音的版本值得去听,古尔德曾说过不喜欢这个赋格部分,于是只留下个幻想曲部分的录音,十分可惜,全本的录音似乎都是单声道老录音,新秀们普遍遗漏了这个好曲子。阿尔贝尼斯的第一册伊比利亚由于我常听拉罗恰的版本,对于阿劳偏慢的速度实在受不了。而且对这种充满西班牙灵气的作品,单声道明显影响了太多。后面的几个李斯特作品我觉得只能作为标准版,超级练习曲的速度实在过慢,已经失去了这部作品最关键的东西,阿劳技术是很好的,这样的速度会引起听众的误解,不知他为什么这样弹。“埃斯特庄园的喷泉”曾有过DVD,比这个好的多。Brahms这个超拗手的变奏曲阿劳弹的是中规中距,很完美了,可惜卡琴、齐夫拉都留下过于疯狂的版本,就把这个比下去了。而勃一协奏曲倒真是很不错的演绎,比起阿劳的李斯特、肖邦等作品,他的Brahms还是很能让我接受的。海汀克的乐队也起了很大作用,和塞尔金的录音不分上下。我听Horowitz早年的录音厉害极了,可惜噪音太大,不然可以成为经典,第1乐章的八度把所有人比了下去,还是现场,盛年的老霍真是牛,大家不妨找来听听。 第2辑中开场便是阿劳得意的贝多芬,“黎明”的好版本实在太多,个人喜好而言我更喜欢吉利尔斯那个DG的录音。实话讲,我不是很欣赏阿劳的贝多芬。好在后面还有那首“最爱的行板”,这原是黎明的第2乐章,但篇幅过长,有点影响整体感,于是他又写了一个短小的慢乐章,把这个优秀的行板压住了未发表,就有了这个名字。曲子优美极了,我曾听过索夫罗尼茨基的录音,由于录音太差,没听出美感,只知道这曲子的技法十分优秀(凭直觉,虽然我不太懂作曲),现在阿劳这个录音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曲子,贝多芬的确厉害,把一首行板也写的如此有声有色,真是巨匠手笔。再往后可全是浪漫派作品了。阿劳的肖邦里我觉得夜曲、协奏曲、前奏曲和这首幻想曲是不错的版本,尤其后者,是同曲录音中的翘楚,而其它的体裁我还是听别人的较多。又是一个“b小调”,我只听Horowitz、Agreich、Richter的,阿劳个人认为就是标准版。舒曼的幻想曲我不是很喜欢,听的不多,仅有Horowitz1965重返时的录音备在身边。 第3辑中继续了阿劳擅长的浪漫派作品。肖邦前奏曲虽不是神品,但处理细腻,不过不失。夜曲也是一样,音色好象略逊于鲁宾斯坦,比皮尔丝更“深”一些,还是很优秀的版本。格拉那多斯的作品是“少女与夜莺”,选自《格雅之画》组曲,是整个组曲里最优秀最动听的一首,很早便在曲选中听过拉罗恰的版本,勾魂极了,音色和节奏实在无与伦比,阿劳的单声道录音相比之下就次了一等。后面的李斯特改编威尔第的是选自歌剧《阿伊达》中的,曲名似乎是什么终曲二重唱,我初次听,觉得这并不是李斯特最优秀的改编曲,效果没有太多。至于舒伯特的全套音乐瞬间是和布伦德尔并称的好版本,听来诗意昂然,这已是离去世不远的阿劳了,八十多岁的老人弹这些非技术性的“珍珠”真是信手捻来,已经通灵了。阿劳也经常演奏印象派的作品,尤其是德彪西,这里选了意象集第二册,个人认为就当作一个比较的版本来听足够了,米开兰杰利与吉泽金的两个划时代的录音已经傲视群雄了。李斯特的奥伯曼山谷算是名版之一,我仅听过布莱特和老霍的两个版,不宜多说。而Mozart的作品就稍嫌灵气不足,Haskil真是难见的天才,很少有人能把Mozart弹的仿佛是作曲家的演绎。 由于我对阿劳的演奏不是很欣赏,因此对他不能评价的很周详,也不是很得当,还是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讨论与思考 1 .贝多芬奏鸣曲版本的比较 2.最喜欢阿劳演奏谁的作品
此系列原创文章版权归小河马和月光钢琴网所有,未经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抄袭剽窃,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