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目前位置:文章首页 > 音乐大师 > 肖邦最后的日子
        
肖邦最后的日子
Date&Time:[ 2005-2-24 12:20:51 ]  Hits:[ 912 ]
【西班牙《时代》周刊9月6日文章】题:马略卡怀念肖邦


 1838年11月7日,“马略卡号”客轮从巴塞罗那港起航,向着马略卡岛的帕尔马(马略卡岛的首府)驶去。这次和往常一样,走的是地中海航线。在当晚船上的乘客中,有一对浪漫的艺术家情侣。他们是波兰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肖邦和他的情人棗杜德望男爵夫人作家奥罗尔·迪潘,在文学界,人们更熟悉的是她的笔名乔治·桑。陪同她一道旅行的还有她的两个儿子莫里斯和索朗热。
  

是马利亚尼一家鼓动乔治·桑到巴利阿里群岛度过1838年的冬天的。马利亚尼是西班牙驻巴黎领事,也是一名作家,他对马略卡岛的描写打动了奥罗尔.杜德望男爵夫人。那里的气候与风光对小莫里斯脆弱的健康有好处,他常犯肺病。

当时34岁的乔治.桑是从首都巴黎出发的,第一站是佩皮尼昂。在那里与弗雷德里克.肖邦会合。肖邦的朋友劝他与男爵夫人一道旅行,因为他们对肖邦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戈贝尔医生为肖邦检查了身体,在确定他没有染上肺结核以后,便建议他出门旅行,因为如果能够安静地休息、呼吸新鲜空气、经常散步的话,很快就可以恢复健康。


肖邦与桑一家从佩皮尼昂搭乘“弗尼西安号”客轮去了巴塞罗那,因为战争中断了陆路交通。在巴塞罗那逗留了几天之后换乘了另一艘船,即驶往帕尔马的“马略卡号”。客轮整个晚上都在航行,11月8日上午11点30分抵达港口。


作曲家与作曲家起初在距阿尔穆代纳宫不远处的拉马里纳大街租了两间房子,6天以后,搬到了距帕尔马6公里的一处乡间别墅。别墅取名为“风之屋”,是他们向戈麦斯家秘密租下的。乔治.桑在《马略卡的冬天》一书中写道:“因为对马略卡市民来说,经营自己的房产来获利是不太体面的事。这是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的别墅,以对于我们来说很便宜,但对那个国家的人来说相当高的价格(近100法郎),连同所有的家具一道租给了我们......别墅的位置很好,在山脚下,四周是高大的围墙,在一个肥沃的谷地中,有黄色的城墙、高大雄伟的教堂和海天相接的美景。”


男爵夫人所描述的海岛景色深深打动了肖邦,唤醒了他因失恋而沉寂已久的灵感。在马略卡岛上最初的日子里还感觉不到寒冷,但这对情侣的心中充满了激情。他们写给朋友们的书信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在作曲家被确诊患有肺结核之后,两人被赶出了“风之屋”,但他们仍保持着这种热情。肺结核病人在当时受到社会歧视与近年来爱滋病患者的境况相似。在“风之屋”的生活持续了还不到4个星期。


“我真正获得了新生”


肖邦在写给好友朱利奥.丰塔纳的一封信中是这样描述自己在马略卡岛的生活:“我漫步在帕尔马的棕榈树、雪松、芦荟、桔子树、柠檬树和石榴树下,这些是只有巴黎植物园的温室中才有的......天空是深蓝色的;海水是天蓝色的;山是翠绿色的,空气好极了。我真正获得了新生。我感到自己好多了。我可能要在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过上一种隐居的生活:这里有大海、群山、棕榈树、古老的墓地、一座教堂、清真寺的废墟和千年橄榄树。亲爱的朋友,我现在更加充分地享受着生活。不久我就会寄一些前奏曲给你。”


但肖邦的许诺并未能兑现。乔治.桑在她的一部作品中说,他们被当时的社会所排斥,不得不“迁移”到唯一可能的栖身之所:巴尔德莫萨的加尔都西会修道院。这是一座处于群山与谷地之中的14世纪的建筑,海拔500米。“我们变成了人们恐惧和害怕的对象。他们指责我们有肺结核,以西班牙医学的偏见来看,这种病在传染方面和鼠疫是一样的。”


1838年12年15日,肖邦和桑一家最终决定住进巴尔德莫萨加尔都西会修道院的两个房间中,窗外是修道院美丽的花园,在山谷的尽头可以望见帕尔马城。


当时年仅15岁的小莫里斯.桑开始在画薄上描绘他马略卡岛之行的点点滴滴。他凭借着年轻人的恒心将所有美好的回忆都在图画中表现出来了。这本旅行画册中共有144幅图画和速写,莫里斯的女儿奥罗尔.桑将它捐献出来,收藏在加尔都西会修道院的肖邦故居中。


“我的房间就像一口棺材”


肖邦以宾客的身份住进了加尔都西会修道院,这要感谢他的好友阿尔瓦雷斯.德门迪萨瓦尔,因为他在1835年8月修道院被卖掉之后就将僧侣赶了出去。作曲家在那里完成了最优美的音乐作品,其中几首在“风之屋”别墅时就开始创作了,那里有一架奥利弗和苏奥兄弟生产的“国产小钢琴”。这架钢琴后来运到了加尔都西会修道院,因为肖邦在巴黎使用的普莱埃尔牌钢琴由于海关的问题而未能运到。这架大钢琴后来在他离岛前20天才到达。


乔治.桑在她的书中写道:“在争吵了3周,交了400法郎罚款之后,才从海关把普莱埃尔取了回来。它美妙的琴声充满了整个房间。”这架普莱埃尔钢琴和奥利弗兄弟生产的马略卡钢琴都可以在巴尔德莫萨尔都西会修道院的肖邦故居博物馆中看到。


关于肖邦用来创作这些著名的前奏曲的房间,这位波兰作曲家在一封信中是这样描述的:“我的房间就像一口巨大的棺材,房顶落满了灰尘,窗户很小,窗外满是桔子树、棕榈树和意大利柏树;在窗前摩尔式的雕饰下方就是我的床。我所拥有的一切只有巴赫的作品、我的手稿和其他一些小零碎。


从这段文字中已经可以看出作曲家低落的情绪,不久他便消沉下去,这损耗了他多病而敏感的身体。乔治.桑在书中写道:“不久之后我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他完全垮掉了。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来承受病痛,但反而无力控制住不断的胡思乱想。对他来说,修道院的房间里充满了恐惧和鬼魂,甚至于当他感觉好一些的时候......我们在加尔都西会修道院的生活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对我来说是受罪。”


在马略卡岛的生活走到了尽头。不适、被社会排斥和作曲家的病痛迫使肖邦和都德望一家于1848年2月11日离开了巴尔德莫萨。2天以后他们再次登上“马略卡号”前往巴塞罗那,最终目的地是巴黎。在马略卡岛的生活使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肖邦的24首前奏曲中有20首是在加尔都西会修道院完成的。


多年以后,在安娜.玛利亚.布特鲁和巴托洛梅.费拉两位艺术家的倡导下,将关于肖邦马略卡岛生活的回忆录、文件和作品都保存了下来。他们的孙儿罗莎和海梅.卡普隆什.费拉继承了家族的这一收藏。从1981年开始,每年夏天都举办一次纪念肖邦的作品演奏音乐会。现任巴尔德莫萨肖邦协会主席的罗莎.卡普隆什说:“在许多朋友的帮助下,今年夏天我们还筹备了这位天才作曲家逝世150周年的纪念活动。”


150年的怀念


著名钢琴家路易科尔蒂、马克.拉福雷和雅努什.奥莱伊尼恰克等人今年夏天都到过加尔都西会修道院。波兰钢琴家奥莱伊尼恰克1970年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大奖得主,他将为此次纪念肖邦的活动增光添彩。9月19日,他在帕尔马音乐厅与巴利阿里交响乐队同台演出。届时波兰总理耶日.布泽克和西班牙首相何塞.玛利亚.阿斯纳尔出席音乐会。但纪念活动的最后一项节目是另外一场音乐会。卡普隆什说:“那将是在帕尔马哥特式大教堂里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我们力图使它仿照当年在巴黎举行的肖邦的葬礼,今年的10月30日是肖邦逝世150周年。音乐会上将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肖邦在临终前要求在葬礼中演奏这支曲子。”


肖邦1849年10月在巴黎逝世,年仅39岁。

搜索相关文章-搜索结果↓
Copyright © MOONPIANO.COM. 豫ICP备11007006号-1 Powered by FZG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