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目前位置:文章首页 > 作品介绍 > 巴赫《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与赋格》BWV565
        
巴赫《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与赋格》BWV565
Date&Time:[ 2007-4-9 20:22:36 ]  Hits:[ 1129 ]
作者:Sarah

      首语言华丽,气魄宏伟,充满悲剧性的《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与赋格》是巴赫世俗性管风琴曲的代表作品之一.如标题所示,它包括托卡他和赋格两个部分.托卡他是一种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于技巧性的键盘器乐曲,始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A 加布里埃利的托卡他只是和弦与音阶的交错进行,以梅鲁洛为代表的托卡他,则由自由即兴的段落和赋格段互相交替而成.巴赫等人的托卡他继承了梅鲁洛的传统, 处理成自由发挥的段落和复调段落相交替的多段结构.此曲一开始就以灵活的键音与厚重的琴管发出一种圣喻般的庄严和悲剧性的吁问,极富戏剧性.由此而展开的悲壮的音流,给人以辽阔空灵的感觉.接着便是三段相对完整的音乐,前两段是主题的自由变奏,第三段是音乐素材的整体综合与发展.这三段音乐情绪一段比一段高涨,到了托卡他的尾声达到最高潮.乐曲的第二大部分一赋格曲是极富特色的,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巴赫赋格曲所特有的旋律线严谨,复杂的交织,代之以对主题材料的多样化的自由展开,使赋格曲代有这一形式少有的即兴风格.显然,巴赫这样处理是为了使赋格曲能与托卡他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仔细聆听就会发现,赋格曲的主题也是从前面的托卡他中引伸而来的,在尾声中,托卡他与赋格曲这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并且,使音乐的材料得到进一步的总结和概括.全曲在由辉煌的走句,浑厚的音响所营造的悲壮的气氛中结束.在《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与赋格》中,巴赫使宗教世界的耶稣受难与现实中人的痛苦得到悲壮地统一,让救赎的牺牲精神与对幸福的孜孜希求水乳交融,在那建筑式的音响群落里,你能感到一种具有历史厚度的悲壮的热情,敏锐的呼吸和圣洁的冥想.  
搜索相关文章-搜索结果↓
巴赫《为四架古钢琴而作的协奏曲》BWV1065
巴赫《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曲》BWV903
巴赫《意大利协奏曲》BWV971
巴赫《赋格的艺术》BWV1080
巴赫《德国组曲》(帕蒂塔)BWV825-830
巴赫《英国组曲》BWV806-811
巴赫《法国组曲》BWV812-817
巴赫《创意曲集》BWV772-801
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BWV846-893
巴赫《戈德堡变奏曲》BWV988
浅析巴赫作品演奏
克里斯多福.艾森巴赫 Christoph Eschenbach
巴赫的音乐神学
《巴赫论》与《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
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Munchener Bach-Orchester)
埃森巴赫(1940- )Christoph,Esohenbach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巴赫的纯音乐分析
Copyright © MOONPIANO.COM. 豫ICP备11007006号-1 Powered by FZGZS.COM.